5岁孩子全身皮疹又疼又痒指甲还脱落!注意新型手足口病来袭!

 

  每年4月~7月,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。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已达53938例。

  嘴里、手上、脚心……都是疱疹,常见的手足口病有“三不”:疹子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。可新款“手足口病”,却不按套路出牌!

  5岁孩子(萌萌)全身皮疹。经专家诊断萌萌的疱疹密集、皮疹壁(与普通的手足口病感染皮疹明显不同);皮疹多分布在整个躯干,以双侧上肢、双侧臀部及大腿的皮疹为主,伴有明显瘙痒。(以下照片可能会引起不适)

 

      

 

  经医生诊断,这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组6型病毒(即CV-A6病毒)引起的手足口病,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。经过隔离及抗病毒的治疗,萌萌的皮疹渐渐消退。

  据专家介绍,目前出现的这种新型CVA6已成为继CVA16、EV71之后,手足口病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。CVA6感染皮损累及范围较大,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。

  普通型和新型手足口区别很大:

  ▲普通型(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)

  皮疹特征 :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。皮疹壁厚,不易破溃。

  ▲新型手足口(CV-A6感染)

  皮损累及范围较大,疱疹密集,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、疼痛;

  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,周围略有红晕,随后疱疹很快增大,形成薄壁疱疹,部分皮疹可以融合;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、结痂并伴有脱皮;

  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(趾)端脱皮,约20%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 2—4 周后出现脱甲病。

  注意: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类似感冒,有发热(38—39℃)、咳嗽、食欲不振。当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等部位出现皮疹,可初步判定手足口病。

 

      

 

  皮疹分布:相对于其他病原体,CV-A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,在上臂、大腿等躯干部位的比例相对较高,约占20%。

 

  

 

  脱甲:约30%的病例痊愈后会出现指甲脱落现象,而其他病原体这一比例则不足5%。

  结痂:CV-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愈后可留下硬痂,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留痂。

  其他症状:有些病人可无皮疹,而仅有发热、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

  重症比例:CV-A6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,引起的重症比例较EV71及CA16小。据统计,在2008—2015年间全国手足口病病例中,74%的重症病例、93%的死亡病例为EV71阳性。

  如果症状较轻,家长需在孩子患病期间做好家庭护理,采取以下两种治疗方案:

  1.对症治疗(比如退烧),以物理降温为主,如果发烧体温太高,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;

  2.支持治疗(比如多喝水)为主,不要给孩子乱吃药,孩子生病期间,不必强制孩子一定吃东西,可以准备一些温凉的软质或者流质的食物,注意少吃多餐。

 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需要及时就医,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:

 ●持续高热38.5℃不退,超过24小时,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;

 ●频繁呕吐,特别是喷射状的呕吐;

 ●头痛难忍;

 ●精神萎靡,烦燥不安,嗜睡甚至昏迷等;

 ●出现肢体抖动,站立不稳的情况;

 ●呼吸急促,或者面色苍白,四肢冰冷,大汗淋漓等。

  家长也不用过分担心,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的孩子可以在一周内自愈,不会留下后遗症。

  记住十八字口诀:“打疫苗莫轻视,勤洗手多通风,吃熟食勤锻炼。”

  建议6个月到5岁以内儿童接种EV71疫苗,接种2剂次,间隔1个月。保护率可以达到95%,免疫效果可以持续5年左右。建议1岁左右接种,这样就基本覆盖了最容易出现重症、死亡的年龄段。

  早期发现很关键

  流行期间,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、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,口腔有无疱疹,注意孩子的体温、精神状态的变化。

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消化道排泄物、呼吸道飞沫传播,密切接触后容易传染,所以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督促孩子勤洗手,应先洗手再进食;居室要经常通风;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;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;还要加强营养加强锻炼等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编辑:林颖)